城市是文明的容器,也是文明对话、文化交融的特别场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作为东西方文明交融的重要载体、展示中华文化的重要窗口,上海独特的城市肌理中,深藏着文明的密码。
今年,第二届世界中国学大会在上海举行,黄浦江畔再度展开围绕文明的深度对话。《百姓话思想》系列视频第六季,也将于明天起在全网推出,以微观视角开启一场文明之旅。
本季视频以“城市掌纹”为主题,聚焦上海的城市空间、时间、声音、舞台、味道。从亚洲大厦到徐家汇藏书楼,从安福路到徐汇滨江,有热爱电音DJ的聋人、钟爱社区生活的意大利小伙、在鲁迅公园唱歌的爷叔、教盛装舞步的西班牙教练……城市细微的“掌纹”之中,不同文明展开融合与互鉴、延伸与交流。
看见春色满园
来自法国的汉学家魏明德在上海生活了几十年,每次有外国朋友来上海,他都会带他们到徐家汇藏书楼参观。在他心中,这里是上海作为中西文化交汇点的独特印迹,从中国近代一直到当下,书籍、思想与人,始终在流动,交流没有障碍。
五角场大学路边的复旦旧书店,店主张强收书、卖书、读书。他说,“旧书新知”,每一本书对于没看过的人来说都是新的知识。他想让更多人在他收集的书中进行知识的交流,获得新的灵感。
“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百花齐放才能让世界春色满园。”从上海的西南到东北,泛黄的书页串起历史与当下,也连接起世界与中国。
这样的媒介还有很多——
梧桐树下,一家上海老杂货铺吸引了来来往往的外国人,老板娘小费在门口张贴手写商品板,货架上是琳琅满目的老上海产品……
来自伦敦的特洛伊和吉泽是两位聋人表演者。今年夏天,他们第一次来到中国、来到上海,带来电音打碟和手语说唱表演。
“音乐不必被听见,却能被打动”,这是他们与世界交流的方式,也是文明对话的生动注脚。
共创丰富未来
今年夏天,VR电影《封神前传》在上海发布,以VR技术诠释了远古大邑商王后妇好的传奇故事。制作人曾晓萌说,通过新的技术呈现历史,感受亘古未变的中华文明标识,这样的呈现让人感动。
来自西西里岛的艾利克斯常常漫步在上海街头,在弄堂间穿梭,为在街头遇见人形机器人而兴奋……他觉得上海是一个很适合他的地方,因为在这里,总有各种各样“莫名其妙”的事情发生。
夜幕下的亚洲大厦,梦想与热望交织的空间。2020年,音乐剧《阿波罗尼亚》在亚洲大厦开始了第一场驻场演出,从此,亚洲大厦成为年轻音乐剧迷们的胜地,也成为了上海一座新的空间地标。
还有很多人因为一场赛,奔赴一座城。这背后,是文体、演艺行业的蓬勃发展,和“文旅商体展”的深度融合——2024年,上海全年共举办了178项国际国内体育赛事,创历史新高;2025年上半年,上海专业剧场演出票房占全国总票房的21.4%,位居全国第一……
这都是面向未来的“城市掌纹”——不仅是历史的印记,更是孕育新生的“线索”。
不同的人、不同的文化,在城市这个特殊的容器中交流融合,创造出全新的文化景观,进而丰富城市精神、助推城市发展。
成就斑斓梦想
“老人、年轻人、外国人,鲁迅公园的舞台,什么人都可以来。”每个周末,在“外国名曲合唱团”担任手风琴伴奏的老周会准时出现在鲁迅公园。在那里,许多人和他一样找到了自己的归属感。
马术盛装舞步教练何塞,来自西班牙,在中国生活了13年。六、七年前,这项运动还鲜为人知,如今,他在上海市区的一所马场里带孩子们上课、参赛……
在上海街头巷尾,处处都有舞台。在愚园路上弹公共钢琴的烘焙坊店主,在外滩边吹奏萨克斯的职业乐手,在徐汇滨江跳即兴街舞的医学生……这座城市接纳了各式各样的人,给他们充分的空间,去追逐一个个未必很大却五彩斑斓的梦想。
呵护每一个人,成就每一个人——这正是“人民城市”的内涵所在,也是一座文明城市的生命力所在。
嘉正网-配资哪家比较好-配资点评网-网上杠杆炒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