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第一次小产那段,估计谁看了都忘不了。孙俪那演技是真厉害,把一个刚失去孩子的母亲那种悲痛、委屈、愤怒全演活了。这么多年过去,我再看这一段,还是忍不住掉眼泪。
因为皇上不肯严惩华妃,再加上刚没了孩子,甄嬛那阵子是彻底没了斗志,天天穿素衣、化素妆,就为那个没出世的孩子守着。后来在长街上被富察贵人和齐妃欺负了一顿,她才算明白:在这宫里没皇上的宠信,根本活不下去。于是就想了个招,借着蝴蝶重新得了宠。
那天是她小产后第一次参加后宫例会,皇上刚下朝就急匆匆赶来了,一脸愁容。嫔妃们见了,就问皇上咋了。原来是准格尔派人来,想求娶咱们的嫡公主去和亲。
大伙儿一听就炸开了锅,都说准格尔不过是大清边疆的一个部族,咱们肯把公主嫁过去,已经是给足面子了,还敢要求嫡亲的,这不是得寸进尺吗?
展开剩余78%这时候最慌的是曹琴默,因为当时皇上就只有一个公主,就是她的心肝宝贝温宜。好在皇上压根没打算让温宜去,曹琴默这才松了口气。
坐在旁边的皇后一听这事儿,立马给皇上推荐了个合适的人选:先帝的朝瑰公主。皇上听了,故意装出为难的样子说:“可她毕竟是我最小的妹妹啊。”
皇后赶紧劝他:“皇上为了国家大事,连自己都能牺牲,还在乎一个异母的妹妹吗?再说朝瑰公主生母位分低,将来指婚也就找个朝中中等人家,哪有嫁去准格尔尊贵体面?”
皇上听了,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当场就拍板把朝瑰公主送去和亲。这事儿看起来就这么“完美”解决了。
但后来再重看这段,才发现皇上和皇后心里都打着小算盘。
当时朝中就三位公主:一个是年纪正好的朝瑰公主,另外两个是皇上自己没长大的女儿。论长幼论亲疏,皇上心里门儿清,朝瑰公主是最合适的。
说白了,他来景仁宫之前,就已经打定主意要让朝瑰公主去和亲了。那为啥还要在大伙儿面前演这么一出?
答案很简单,他就是怕被人戳脊梁骨,怕大臣们说他冷酷无情,为了利益牺牲亲妹妹的幸福。
所以他才来景仁宫,想借别人的嘴把这事儿定下来。皇后一提朝瑰公主,雍正就故意说两句舍不得,然后顺坡下驴答应了,还美其名曰:“朕就这一个没嫁的妹妹,总得替她打算,准格尔可汗也算是上佳人选了。”
把一个年轻姑娘嫁给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还说是为她好,真是要多恶心有多恶心。明明是亲手把你推下地狱,还得让你笑着说谢谢。
这也暴露了雍正最自私虚伪的本性:在他心里,自己的利益永远排第一,别人都不过是可以随便牺牲的棋子。都说最是无情帝王家,雍正的冷漠绝情,在这儿体现得明明白白。
其实皇上这次来,主要还是想听听甄嬛的意见。但聪明的甄嬛早就看透了一切,虽然替公主可惜,可她知道自己开口也没用,干脆就啥也不说。
可就在会议快结束的时候,甄嬛突然提议让曹琴默帮公主准备嫁妆,还说:“曹姐姐最细心,不如就让她来准备吧。”
在场的人听了,都没觉得有啥不对。皇上见自己心爱的嬛嬛开口了,二话不说就把这活儿派给了曹琴默。
有人可能会问,嫁妆这事事关大清颜面,办好了皇上肯定重重有赏,曹琴默是华妃那边的人,甄嬛为啥还要给对手送福利呢?
其实这是甄嬛设的一个局,目的是把曹琴默拉到自己这边来。
大概过了两个月,甄嬛告诉曹琴默,朝瑰公主嫁去准格尔才半个月,英格可汗就死了。按准格尔的规矩,公主得嫁给新的部落首领,一下从王妃变成了别人的妾。
曹琴默一听,吓得魂都没了,生怕自己的温宜将来也落得这下场,立马跪倒在甄嬛面前表忠心,还把淳贵人被害的真相、华妃和朝中官员勾结的事儿全说了。
从这儿起,曹琴默算是正式投靠甄嬛战队了,这也成了后来扳倒华妃的关键。
从甄嬛提议让曹琴默参与公主婚事,到后来那番直击人心的谈话,能看出甄嬛多会识人、多懂人性。正因为她能识人、会用人,才能成为宫斗高手,最后笑到最后。
其实这也说明,后宫里光有狠劲不行,还得有脑子。甄嬛就是看透了曹琴默最在乎温宜,才用朝瑰公主的例子打醒她,这手段是真高。
发布于:山西省嘉正网-配资哪家比较好-配资点评网-网上杠杆炒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