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社区“议事协商亭”、“大药行”调解室、“老君说法”等一批独具地域特色的法治品牌在药都大地生根开花……7月8日至9日,“e法润江淮”主题采访组深入亳州各地,探寻亳州在法治建设方面取得的生动实践与卓然成效。
谯城区薛阁街道马元社区的议事协商亭。
基层普法 润民心 扬正气
“今天请大家来,就是和大伙儿聊聊天,给大家说说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该咋办?”在亳州市谯城区薛阁街道马元社区的议事协商亭,经常会看到社区工作人员和居民们围坐一圈,把“法言法语”变成乡音土话。
谯城区薛阁街道马元社区充分发挥基层社会治理重要作用,以“党建引领、社区主导、居民自治”为抓手,结合“民声呼应·暖心走访”行动,不断完善和细化“小板凳+”服务体系,积极搭建“小区党群驿站”“党员议事亭”“居民马扎会”等议事平台,设立“三微墙”、“心里话投递信箱”,广泛收集民意。创新运用“六微”服务工作法,联动“五老调解团”,发挥人脉和经验优势,在矛盾调解、政策宣传、民生服务中成效显著,形成“未诉先办、接诉即办、协商共办”的议事新模式,实现“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社区”。
“我们已累计收集邻里纠纷、安全隐患等热点难点问题681件,征集建议和微心愿235条,办结率、满意度达100%,确保居民反映事项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马元社区党委书记郭侠介绍,社区连续5年保持“无重大刑事案件、无违法犯罪聚集场所、无新增涉毒人员、无重点人员犯罪”的平安治理成果。
“大药行”调解室金牌调解员为药商提供法律帮助。
药行调解 开良方 治顽疾
亳州是华佗故里、药材之乡,近年来正致力于加快建设世界中医药之都。在传统中药材交易中,当事人签订书面买卖合同意识不强,保存证据材料的能力较弱,尤其大量存在熟人之间中药材交易赊销现象,由此引发不少矛盾纠纷。为有效化解中药材交易矛盾纠纷,促进市场健康发展,谯城区人民法院于2020年4月创设“大药行”调解室,构建以人民调解为基础的“诊、开、治”工作法,全流程护航中药材产业健康发展。“诊未病”,深化源头预防;“开良方”,致力多元化解,“治顽疾”,注重践诺履约。
“大药行”调解室由10名退休法官及2名专业调解员担任法院特邀调解员,他们不仅具备专业的法律知识,更有着丰富的司法实践经验。工作日里,他们轮流值班,随时为药商们提供服务。
“我最近和一个客户因为药材质量问题产生了分歧,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调解室内,一位药商焦急地向调解员咨询。调解员王跃华耐心倾听后,结合相关法律条文,为其详细分析了责任划分和解决途径。“没想到在这里能得到这么专业的解答,心里一下子亮堂了。”这位药商满意地说。
“截至目前,调解室已累计接受群众咨询4.89万人次,涉案金额达1.515亿元,单起最高追偿金额达3700余万元,调解纠纷825起,自动履行达88.5%。”谯城区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张振涛介绍。
“老君说法”网上课堂进行普法宣传。
老君说法 上云端 接地气
涡阳县是一代圣哲老子的诞生地,有着“老子故里·天下道源”之美誉。老子所著《道德经》被称为“万经之王”,其中“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网恢恢,疏而不失”等内容对于当代法治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我县深入挖掘《道德经》所蕴含的哲学和法治理念,积极打造独具地域特色的普法品牌——‘老君说法’,并借助互联网宣传独特优势,构建了‘水土相服’的法治品牌传播体系。”涡阳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邓晓雷说。
涡阳县立足“老子故里”这一独特资源禀赋,以老子为原型,设计了“老君说法”品牌标识,并结合青少年特点及喜好,精心策划创作了《老君说法》系列动漫,使古今法治理念相融合,通过“互联网+”多渠道广泛传播,开创了“古礼经+现行法”普法新模式。
为提升“老君说法”品牌影响力,涡阳县借助互联网传播优势,2024年6月创新开设了“老君说法”网上课堂。法律工作者、执法人员走进直播间与网友互动,以案释法,解疑释惑。“老君说法”网上课堂开通以来,线上直播38场次,近70万人在线观看,线上解答群众咨询2200余次,解决涉法问题400余条,引导广大网友依法处理问题860余次。同时,“老君说法”直播内容还通过“法治涡阳”微信号、抖音号、头条号、西瓜视频等平台再创作、再转发。
截至目前,“老君说法”已累计制发法治类视频2200余条,总播放量超7.6亿次,点赞量900万+,总粉丝量90万+。
亳州市网络普法e站、谯城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护苗工作室、涡阳县法治文化广场等也是让广大群众接受法治教育、感受法治文化的重要阵地,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增强法治意识,领略法治魅力。
筑牢法治之基,彰显法治之力。未来,亳州市将继续以人民群众法治需求为导向,不断创新内容与形式,切实以法治宣传“小切口”,书写平安药都“大文章”。(记者 韩攀登 马罡)
嘉正网-配资哪家比较好-配资点评网-网上杠杆炒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