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位传奇的女皇,她的故事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14岁时,她便步入宫中,经过18年的努力才成为皇后,之后她又花费了35年的时间,终于以皇帝的身份登上了权力的巅峰。即使她去世后,1200多年过去,她的陵墓依旧坚不可摧,屹立不倒,证明了她不仅在生前征服了天下,也在死后征服了历史的长河。
如果要评选世界上最难挖掘的皇帝陵墓,毫无疑问,武则天的“万年寿域”——乾陵,名列榜首。这座陵墓不仅在冷兵器时代被刀剑斩过,到了热兵器时代,机枪与大炮的轰击也未能将它摧毁。1300多年来,曾有17个盗墓者出现在乾陵附近,但令人惊讶的是,尽管众多帝王的陵墓,如汉武帝的茂陵、唐太宗的昭陵以及康熙大帝的陵墓,都遭到洗劫,甚至连骨头都未能完好无损,但武则天的乾陵却一直屹立不倒,未曾被彻底破坏。
这些盗墓者的目的并非单纯为了陵墓的石材,而是为寻求其中的宝藏。事实上,武则天的陵墓内拥有无数珍贵的陪葬品。经过多年的勘察,文物专家推测,乾陵的陪葬品重量可能高达500吨!在陵墓的前后通道两侧,还设有四个石洞,里面堆满了盛唐时期最为珍贵的宝物。而在通往金刚墙的那条近百米长的走廊两旁,琳琅满目的金银祭器排列整齐。尤其让人着迷的是那件国宝级文物——《兰亭序》。这件至宝一直是乾陵流传下来的重要传闻之一。民间早就有关于《兰亭序》陪葬在乾陵中的说法,令无数人心驰神往。
展开剩余67%如此丰厚的财宝,使得乾陵自建成以来便一直吸引着各路盗墓者,包括职业盗墓贼、地方官员、土匪、军阀甚至农民起义军,纷纷带着工具来此掘墓。从武则天安卧乾陵的那一刻起,梁山一带就从未平静过。第一个敢于挑战乾陵的人,是唐末的起义领袖黄巢。这个盐贩子出身的男子,率领着60万大军攻占了长安。在洗劫了城市一番后,黄巢突然得知在梁山西侧的黄土下埋藏着大量碎石。他立即意识到,乾陵的入口很可能就位于此地。于是,他带着40万士兵,开始在梁山西侧挖掘。然而,这些曾经耕田的农民却非常擅长使用铁铲,短时间内便将半座梁山平整了,甚至留下了一个深达40米的“黄巢沟”。然而,他们始终未能找到乾陵的入口。最终,随着唐朝反攻军队的集结,黄巢只能灰溜溜地撤退,毫无所获。
黄巢之所以未能找到乾陵的入口,根本原因在于他根本不了解陵墓的方位。乾陵坐北朝南,而他挖掘的方向完全错误。唐朝的设计者故意将修建过程中产生的碎石埋在距墓道口三百多米的地方,这也让黄巢陷入了一个巨大的误区。
接下来的挑战者是五代时期的耀州节度使温韬。这个人似乎天生就是来对付李唐王朝陵墓的。乾陵之前,他已经盗掘了17座唐朝皇帝的陵墓,唯独乾陵未能得手。像黄巢一样,温韬集结了数万大军,公然在白天挖掘乾陵。然而,每当他动手时,天气就会突如其来地变得恶劣,狂风暴雨让他的队伍不得不暂时撤退。每次雨过天晴,他都感到无比困惑,但最终他并未再继续挖掘,放弃了继续盗掘的念头。如此一来,乾陵再度逃过了厄运。
最为惊险的一次盗墓发生在民国时期。主谋是国民党将军孙连仲,他带领部队,仿照孙殿英炸慈禧与乾隆的墓的方式,准备大规模地炸开乾陵墓道。他们在梁山上建立了营地,埋设炸药,准备打开墓道。突然间,一股浓烟腾空而起,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龙卷风,天空昏暗,飞沙走石。7名陕西籍士兵在第一波冲击中倒地身亡,其他士兵吓得四散逃跑。最终,乾陵在这次劫难中幸免于难,也为后世留下了一段悬而未解的谜团。
发布于:天津市嘉正网-配资哪家比较好-配资点评网-网上杠杆炒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