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在第34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之际,金山区心理健康科普中心于区精神卫生中心正式启用。这处占地130平方米的空间并非传统医疗场所,而是一个旨在打破偏见、传递温暖的“心灵会客厅”,标志着金山区在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中,迈出了从专业干预走向全民科普的关键一步。
“精神卫生年的核心任务,是推动服务体系从‘以治疗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金山区精神卫生中心书记赵波表示,新建成的科普中心正是将国家关于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的宏观部署,转化为基层实践的重要载体。“我们希望从源头入手,实现从被动治疗向主动预防的转变。”
这一转变不仅体现在科普宣传上,更融入到医院环境的细节之中。漫步院区,一条以患者原创作品为媒介的“四季守护 医心为你”农民画科普长廊映入眼帘,色彩明快的画作讲述着康复与希望的故事;一旁的心理健康素养水墨画长廊则用典雅笔触勾勒出心理调适的智慧。
上海市爱卫办副主任、市卫健委健康促进处处长王彤在参观后指出,金山区将专业精神卫生资源转化为优质科普内容的实践,为全市提供了有益参考。“推动科学、权威的心理健康知识走进千家万户,是消除歧视、构建社会支持性环境的核心举措。”
围绕“精神卫生年”对重点人群的关注,金山区同步推出系列精准科普产品。面向孕产妇的科普书籍《孕途解忧》以及系列科普讲堂、针对青少年的心理视频《听见晴空》以及关注老年心理健康科普短剧等,展现了服务模式从“普惠普及”向“精准触达”的深化。
“关注‘一老一小’、孕产妇等群体的独特心理需求,是‘精神卫生年’建设的重点任务,也是实现全民健康覆盖的关键。”金山区卫健工作党委副书记、区卫健委主任董觅觅谈到,科普中心内设置的四个沉浸式打卡站点,通过互动体验将脑科学与全生命周期心理知识融为一体,帮助公众在参与中掌握自我调适方法,生动体现了“防重于治”的实践理念。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党委副书记蔡军强调,“构建‘人人关心、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心理支持网络,仅靠卫生系统远远不够,需要教育、社区、家庭等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
嘉正网-配资哪家比较好-配资点评网-网上杠杆炒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